
陈亚芍教授198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至今。36年来,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业务优秀,是一位模范的“四有”教师。她既教书又育人,以深厚的学科功底传授知识,以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赢得了同事和历届学生的一致好评。多年来,陈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每学年都担任本科班物理化学课堂教学及辅导,先后为本科生讲授《物理化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统计热力学基础》、《魅力科学》等课程,近五年的本科教学工作量年均140学时以上。
▎孜孜钻研,36年坚持教改研究
陈亚芍教授长期担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善于团结协作、调动力量,组织教学团队一直坚持教学改革研究,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作为第二负责人的陈亚芍教授带领的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荣获了国家级教学团队,作为负责人完成的“基于课程群的物理化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她带领的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荣获2016年首届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为教学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搭建了有效平台。2005年以来,陈亚芍教授积极参与组织全国性的物理化学教学会议3次,组织了5次陕西省物理化学教学学科发展研讨会,树立了陕师大物理化学学科在陕西省的学科引领和示范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本校物理化学学科在国内的影响力。
▎身先士卒,立课程钻研新模式
陈亚芍教授身先士卒,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带头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陈亚芍教授组织物理化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物理化学教学网站,2005年获得了国家级物理化学精品课程(第二负责人),被列入高校教学资源库,免费向全国开放。2013年物理化学课程群网站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2014年该网站正式在“爱课程”网站开放。2016年获得了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该物理化学课程平台为本校和全国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本科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陈亚芍教授组织团队教师探索物理化学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形成性评价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她承担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近10项,在大学化学等教学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主编《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导学》教材2部。
▎育人爱人,面对学生倾尽其能
陈亚芍教授注重育人为先,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成绩突出。她每年指导本科生研究型实验人数4-5人,鼓励学生参加教师实验室的科研活动,尽早涉足科学研究前沿。2013年以来,陈亚芍老师指导大学生承担的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5项,学生课余时间在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她热爱学生,多次被学校学院聘请担任化学卓越教师班项目主任和化学专业师范生的学业导师,积极参与组织指导本科生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投入了大量精力。她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2016年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注重将自己几十年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经验、心得传授给青年教师。

陈亚芍教授2008年获得省级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称号,2009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18年获得了明德教师奖,她用此奖金在学院设立了“卓越教师成长基金”,为促进青年教师和优秀本科生的健康成长贡献一份力量。2018年获得校级教书育人奖,2019年获得校级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
▎化学面前,科学之路永无止境
陈亚芍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表面功能化修饰、胶体化学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培养博士6名,学术硕士52名,教育硕士6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近10项,主持横向课题4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60余篇,2014年获得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获得陕西省政府科技奖二等奖。
参考
[1]三十余载的忠诚与坚守 | 她,全国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