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大学人 >> 正文

王国俊教授(1935-2013)-数学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7-23 [来源]: [浏览次数]:

王国俊(1935.11.05~2013.12.16),男,汉族,陕西渭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数学家,教育家,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5月至1994年10月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先后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模糊系统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数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陕西省教育国际交流学会副主席,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王国俊教授在数学研究中的主要成果是在格上拓扑学方面。研究内容涉及一般拓扑、格论、L-Fuzzy拓扑,并且创立了拓扑分子格理论。1994年以来,他的主研方向在非经典逻辑方面。王国俊教授还十分注重讲授艺术。他明确主张师范院校的教师人人都应当成为教学上的一把好手,在他看来。“课堂讲授是一门艺术”。王国俊教授认真总结自己和别人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撰写了“讲课十忌”一文,分别就课堂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态度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1992年初,他担任主编的《讲授艺术论》一书,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恩师王国俊

口述:杨忠强,整理吴志强

我记得很清楚,2013年11月10日,我相约昔日几位同班学友,一起去母校陕西师大拜访78岁的恩师王国俊老先生。恩师端坐在沙发上,兴致很浓,纵论侃侃,信心满满,谈研究课题,讲核心题目,肯定非经典数理逻辑学大有作为,并嘱咐我们研究要结合实际,同时,先生展望了2014年的申报设想……弟子们如众星拱月一般,围绕恩师发言,不时发出欢声笑语。谁料,这次拜访竟成永诀,2013年12月16日,恩师骤然仙逝,痛煞学生弟子众人!

回忆先生年轻时,高考成绩优异,被西安师范学院(陕师大前身)数学系录取。大学期间,先生表现优异,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的专业杂志;本科毕业后(1958年7月),先生在中学待了整整20年——偏僻的环境、艰苦的生活、繁重的教学任务,都没有打消先生的意志,他悄悄地自修数学,偷偷地自学英语、德语。即便在文革期间,先生依然排除干扰,埋头走自己的路,尽心做自己的事,先生还挤出时间攻读英文版原著。他在数学世界里漫游、在拓扑空间里拓展,因此奠定了厚实的专业基础。1962年,先生从汉中一中调到长安的引镇中学,这里距省城西安比较近,所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先生多半就浸泡在省图书馆、西北大学数学系资料室。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先生终于迎来了人生和科学的春天。1978年4月,先生调入陕西师大数学系,从此开启了三十多年的高校教学、行政、科研生涯,历任陕师大讲师、副教授、教授、基础数学研究室主任、副校长,1986年成为校长,长期受聘担任博导。短短8年,先生由中学教师跃升成为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实属少见,实属不易!

1978年9月,作为陕西师大数学系77级2班的一名学生,我在先生讲授的《数学分析》课堂上,第一次见识了先生的不凡风度,第一堂课,先生即“震”住了所有学生。下课后,同学们对先生的称赞声不绝于耳,大家慨叹先生不愧是大学教师,敬视先生为教师的标杆。先生的课,节节精彩,激发了同学们对数学的强烈兴趣,还吸引了不少外系学生前来旁听。陕西师大的毕业生遍布西北各省份,其中,数学系的毕业生始终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先生自然是功不可没。

1982年1月大学毕业之际,我得到先生的无私推荐,从而留校任教。我听从了先生的建议,采用在职进修的方式深造,和其他同学一起听先生讲授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5年正式攻读先生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有前面几年的基础,一年后我就取得了本校的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攻读先生的博士研究生,1990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缘于长年聆听先生的授课、教诲,亲眼目睹其如何做人、处事,我由衷感叹,师生情缘是人世间最真挚最亲密的感情,不管是在国外做访问学者,还是在国内其他大学担任教授;不管是从内心情感上,还是从实际的教学科研上,我始终如一地认为,先生是我永远的导师、永恒的榜样。

先生刚当中学教师时,每节课都是提前预演,逐渐练就了精确掌握课堂时间的本领。课前不仅准备教学内容,而且特别重视调节板书的步骤,内容什么时候写,什么时候擦,安排得井井有条。因此,无论何时,先生上课时总是胸有成竹,底气十足。在中学任教期间,先生不只教授数学,也教过物理、化学乃至音乐、体育等课程,人称样样通、门门行;除了教课,先生还带领中学生制作了大批立体几何模型,建立起无线电修理部,还为当地农村培养了不少电工……在大学讲授数学,先生将其视为一种艺术追求,他淋漓尽致地发挥所知所能,授课出神入化、生动有趣、挥洒自如,名扬校内外。常有高校邀请先生前去开讲座,中科院院士、四川大学著名教授刘应明先生对先生的授课赞不绝口,声言听先生讲课,是一种高级享受。

先生始终有颗酷爱数学、追求新知的炽热之心。1982年暑假,原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准备举办模糊数学讲习班,先生和我都报名参加,却迟迟未接到通知。先生参加心切,便主动打电话催问,华中工学院答复,先生是模糊数学领域的权威人物,驰名国内外,参加这样的讲习班太委屈,所以不好意思发出回复信息。然而,先生却不以为然,欣然前往。到达讲习班后,和其他学员一样,先生认真听讲、做笔记、参与讨论,让众多的数学晚辈们惊奇感叹、敬佩不已。

2012年,77岁高龄的先生应邀赴一所大学做学术报告,我有幸也参加了那次学术报告。报告开始,只见先生从口袋中拿出一张稿纸,轻轻地展开,扫视一眼后,开始讲解。那天我恰好就坐在先生旁边,我意外地发现,先生的那张稿纸竟然是一张白纸!报告结束,先生收起稿纸,伴随着热烈掌声,走下讲坛。事后,我问稿纸为什么是一张白纸,先生郑重地答复:“不拿点东西就会显得与众不同,而且对听讲者也不够尊重。”由此可见,先生尊重他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其扎实的讲演功力。

师范院校堪称教师之母,作为教师的教师,先生不仅注重个人的讲课技巧,还乐于和其他老师交流探讨,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在出任师大校长期间,先生始终为提高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而奔走呼吁,提出“教师地位真正提高之日,就是中华民族振兴之时”,先生的呼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和支持。担任校长一职,虽然有大量繁杂的行政事务,但先生仍然坚持带课,带出了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其间,还发表学术论文20篇。值得一提的是,先生组织学校10多位优秀教师听课查课,检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出版了两本著作,先生担任了这套教学专著的主编。我经常拜读这套专著,其中的思路、方式逐渐融入了我的教学实践中。同时,我还把这套专著推荐给同事,他们读后反映从中受益匪浅,赞许这是难得的教学实践指导专著。

1994年10月,先生从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方面,除了日常带博士生、硕士生、访问学者及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外,他还组织学术讨论班,且每周开办一次。短短的几年时间,先生在非经典数理逻辑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相关论文相继发表于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

先生实事求是,不务虚名。他尤其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经常教导学生,对人对事要有诚实的心,应先做好自身的事。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刚踏上学术研究之路。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撰写学术论文,将其誊写整齐后,交给先生。先生仔细阅后,反复修改,简直是提笔重写。正式成稿后,我诚心诚意请先生署名为第一撰稿人,而先生坚持不署名,他声言论文的主要工作皆是我的,他只不过是改变了文章的结构安排。先生还一再安慰我,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先生就是这样“固执”,他的高风亮节,有口皆碑。

先生的科研成就斐然。在数学领域,其主要成果是在格上拓扑学方面,研究内容涉及一般拓扑、格论、L-Fuzzy拓扑,并且创立了拓扑分子格理论;1994年以后,先生的主研方向定位于非经典数理逻辑方面,同样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拥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殊不知这些成绩的背后,蕴含着先生长期的“勤”与“恒”,先生坚持每天5点就起床,研究模糊数学和拓扑学。卸任校长时,先生已是60多岁的老人,他仍然继续奋力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先生敏锐地觉察到,多值逻辑和模糊逻辑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点之一,于是,先生常俯身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探讨经典逻辑学,为开创非经典数理逻辑学提供了背景和专业训练。

作为先生门下的早期弟子,我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幸不断得到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悉心指导。先生的学术作风开放民主,他总是心平气和地倾听弟子们的意见,最后才作出建议性、或者指导性的结论,而事实证明,其结论总是高瞻远瞩。就是学生们离开母校,到其他院校或者国外工作,先生还经常用电话、电子邮件与弟子们探讨问题。就连老师构建的和谐幸福家庭关系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弟子们。


(口述者:杨忠强教授,汕头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摘自:《西安晚报》2017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