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大学人 >> 正文

刘泽如教授(1897-1986)-心理学

发布者:刘新科 [发表时间]:2019-07-31 [来源]:校史人物传略(1944-1966) [浏览次数]:

刘泽如(1897-1986),男,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西良马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60.12-1966.07)。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他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宝贵的心血,在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面构筑了一座马克思主义的丰碑。

1922年春,刘泽如告别了故乡和母校,只身来到北京。他写信给北京大学,要求半工半读,并寄去自己撰写的论文。北京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看过刘泽如的信件和论文后,立即召见并和他交谈,遂决定安排他在北京大学研究部门工作。北大十年,对刘泽如来说,不仅促使了他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不断进展,也成为他怀抱满腔热血追求先进思想并逐渐投入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十年。刘泽如在图书馆借阅书刊的过程中,有幸和时任北大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同志相识,他们还经常一起探讨学术研究和国家前途等问题。作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李大钊总是悉心解答刘泽如提出的问题,耐心诚恳的抒发自己的见解,还经常向他推荐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书刊。刘泽如逐步认同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进一步把这种先进思想运用于自己的心理学研究中。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5月25日刘泽如受党中央派遣,由延安赶赴西安。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5月27日他以军代表身份接管了成立于1944年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参与了西北大学等校的接管工作。同年秋,陕西省立师专并入西北大学,并与原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系组建成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刘泽如任教授兼教育系主任和中共西北大学党支部书记。1951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任命他为西北大学师范学院院长。1952年,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建制,1954年8月,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刘泽如被任命为该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54—1960)。1960年,西安师范学院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刘泽如又被任命为该校党委书记兼校长(1960.12-1966.07)。

刘泽如从事教育事业,从1915年在家乡应聘小学教员算起,历逾60个春秋。他长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观察、研究、解决各种教育问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教育理论体系,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的大量遗著中,仅教育方面的专著和手稿即达100余万文字。这些专著和手稿,反映了刘泽如在教育事业,特别是师范教育上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和实际做法,对于培养我国的师资队伍和提高各种人才水平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要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就必须重视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刘泽如作为一名早年投身革命的党务工作者和教育家,无论是在陕甘宁边区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总是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把师范教育工作作为毕生奋斗的职业选择。这是他基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我国国情的睿智考虑。他也正是以自己的亲身的教育实践,有力地批评了那种轻视师范教育的陈旧观念。早在陕甘宁边区时,刘泽如就从事师范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解放后,他又接受了党交给的办好高等师范教育的任务。

刘泽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早年参加革命,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的革命事业、科学和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面构筑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为人师表的风范,高尚的人格,正直廉洁的品质,奋发进取的精神,艰苦朴素的作风,更为广大师生员工所敬仰和传颂。刘泽如教授是陕西师范大学值得永远尊敬和纪念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我国心理学界、教育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中间享有崇高威望。


摘自:张建祥主编. 校史人物传略(1944-1966)[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